時間也可以這樣利用

05 Mar 2007 23:28

  每天在時間搏鬥中起床。在這個都市,迅捷的舉止被冠上不容於世的罪名,於是每日匆忙的甦醒整理後出門,我奔馳在暖陽照耀的每塊土地上,與漫步端莊的澳洲市民,構成一張不甚協調的畫面。上學的途中總是急步而行,對於這條每天必經之路,擾擾嚷嚷的街道,已如同畫中的背景一般,融入在這綻藍,與天色相同。

在布里斯本,公車是按時抵站發車的,異於台灣頻繁的公車班次,這裡顯得有秩序許多,言雖如此,但是一旦錯過固定班車,可就得多等個半小時。
  
  或許很多人跟我一樣吧!總是匆促出門,趕搭公車或捷運,然後急速衝進學校或公司。每天總是慌亂的開始,疲憊的結束。每天要步行二十分鐘到公車站,然後又得坐上二十分鐘的公車才能抵達學校,這前前後後加上等待的時間算起來也要四十五分鐘,這一來一往之間就流逝掉多少時間?

  每當長嘆著沒有時間讀書、進修、運動、休閒,想一想我們倒也浪費很多索碎的時間,這些時間的總和,多的令人驚訝。相同的二十四小時,卻能活出千千萬萬種的人生,只有自己能選擇想要的生活模式。

  若要說上學途中能作的事,我一直維持一個習慣,就是在公車上看書。半小時的時間不長,卻能在這些空檔,閱讀一些書籍,每天閱讀幾頁,很快的一個星期就能看完了。算算看,假設兩個星期一本,一個月就有兩本,那麼一年就能讀上24本書,那麼你就比別人多了24種不同人經驗累積的知識。這是我在李欣頻”十四堂人生創意課”裡看到的論點。

汗顏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目前能讀的閒書實在有限,一廂是來源問題,另一廂則是課業也不輕鬆。

  儘管如此,我的包包裡隨時都會有一本書。有人會問我"你都在哪裡看?"其實,等公車、坐公車、喝咖啡或是等待遲到的朋友的空檔也能看。經常在等人的時候,只能乾巴巴的站在那裡,什麼事都做不了,所以只要有空,就能隨時看書。這習慣跟詹宏志先生很像,但是他是個超級愛看書人,他連過馬路等待的時候都能看,真是厲害。

  對於閱讀,雖然短暫時間只容許閱讀幾頁,但無論何時何地,我馬上就能接續上次所看的章節。

  其實,生活有時也需要來一點調味,一點雅致,讓死板板的日子多一些變化。"習慣"會扼殺創意,有時做點不一樣的事,反而會發現很多驚奇!

0 意見:

Post a Comment


時時提醒自己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摘自孟子(告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