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聽歌,彈琴,演唱,寫字,總是得帶著自己的體會,裡頭的故事才有深刻的感情,感情不是為了動人才生起的,而是你真的想為他做點什麼,只是單純希望能看對方的需要而已,這麼一絲淡淡的主意,牽動的就是人心,會動盪出的,誰也想不到會是什麼,那便是身為一個人的意義之一。

偶爾,我會被這樣的畫面給打動,會想起好多好多以前的事,有時候在歌裡想著自己的感情,有時候在那個情境下,記憶起當時的人物,歲月境遷,若是在那些當下真切活過,就能品嘗出現在到底變化了什麼。

我想,每個人在不同階段都會有跌倒或是靜止的時候,年紀不同,所要面對的就不一樣,相同的是那種情景下,會察覺此刻的瓶頸與需要的事物,來的快的打擊,衝突性雖大,但是當作臨危之事,就會馬上反擊或受傷,那樣的痛苦是一回事,心裡上的煎熬也許會比較快迅速要承受;而如果是一點一滴的叫你慢慢看著事態在心中無限的擴大,漸漸的,你的思維佔據現實的發生越來越多,腦海裡充滿的是不祥與恐懼的折磨,那麼,像是這樣的時候,人能夠依靠的大概只有一種內心最深處對來者的坦然吧。

承認了,好像才會有所轉機,不肯就像在等死一樣,這是一種很難說的情緒,不肯有時候會停留在猶豫不決之中,像是在掙扎又像是在拖延,那樣的渾沌縱然有它存在的必要,不過,久了,人也就意志被磨的殆盡了,一個人的意志被消磨光了,就會無感,失去感受的靈魂,一點辦法都沒有。

可是很奇怪的,時間雖然是最好的藥,如果沒有一點點人群或是物質的指引,這個藥恐怕只是麻痺的嗎啡,久了就上癮,漸漸就會失控而倚賴逝去維生。

能被事物吸引,受人感動,就能有所轉化,而在這之間,你很難說能多做點什麼,我想或許就是一個耐心,一個陪伴,一顆心的支持。

我們都不願麻木不仁。不是嗎?

0 意見: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