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生專業能力已達一定程度
如果要進一步加強提昇競爭力
必須強化國際觀
並在學生時代培養獨立思考能力與終生學習求知慾
三年前張忠謀如是說
我們的國際競爭力正在逐漸退步
台灣學生的專業能力已達一定程度
但在國際觀上則必須要強化
在公司企業當中人有許多優秀的人才
都是畢業於台灣的大學
不過要晉身領導階層
絕大多數比例都是台灣完成大學學業後留學海外
並在國外產業界服務過
我不諱言這樣的說法太過直接
但實際的狀況就是如此
甚至是台灣本土學生在基層工作
留洋歸國者擔任領導階層的差異
其關鍵就在於國際觀
猶記得一年前
天下雜誌針對東南亞的大學生
作了國際觀的研究分析
其對象有台灣 日本 新加坡 中國 南韓及香港
令人遺憾的是 評比最差的 正是"台灣"
所謂的國際觀
最高層次在於對國際事務的關懷
其次在於國際專業訓練
再來則是英文能力
針對這些 我們都有進步的空間
台灣學生與外國學生的最大差異在於
台灣學生太過重視透過回答問題的專業能力養成模式
往往關在狹隘的環境裡
透過回答問題的方式
去一再複習自己已經了然於心的知識
但國外學生多半能自己找尋並發掘問題
透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學習
往往能有一套獨特的見解
並逐步反應在各種價值觀中
自從閱讀過天下雜誌的那篇報導
給予我極大的震撼
訝異台灣過去的那股傲氣
竟這樣靜悄悄的隨時間蒸發
曾經締造亞洲的經濟奇蹟
如今卻因為政局的動盪而式微
即便我早已有這份認知
並且不時的告誡妹妹及週遭朋友
"國際觀"的重要性
汗顏的是 我自己也好不到哪去
專業能力確有其重要性
不過在人生旅途上
專業能力對自己的影響只是短期的
因此我們應該培養的
是獨立思考與終生學習的求知慾
一旦這兩項能力都有了
一生必當受用無窮 不是嗎
Global perspective
Thursday, 20 July 2006
Label: 商管

0 意見: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