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大陸與台灣人才上的差異


我想就目前而言,兩岸白領相處的機會應該有大幅提高的趨勢,互動層面也逐漸頻繁了,已不像在過去那樣台幹到大陸就是要領導、要管理、要經營。過去許多人以為,台灣人到大陸發展具有語言、文化上的優勢,可是往往在遇到挫折後才發現不是那麼回事,我就有幾個朋友到大陸兩年後回來,他們說現在大陸沒有那麼好混,當地的人才已經如雨後春筍般強管理領導階級的這塊領域。之前在天下雜誌中也談到,台灣上班族眼中的大陸青年,比較像是有侵略性小老虎,是積極自信、競爭力強的,原因是大陸青年對個人前途的在乎,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在旺盛的企圖心下展現的工作態度是要贏﹑要有錢﹑要出人頭地、要改變現狀。

或許這是整個大環境下所形成的差異,現在的大陸就像是過去台灣四五零年代的翻版,他們吃苦耐勞並且展現積極的企圖心,雖然整體上台灣不見得如文章中論述的那麼悲觀,可是若再沒有這樣的危機意識,不下十年,我們的未來值得堪慮。

依稀記得去年天下雜誌七八月份有一個對亞洲幾個國家(中國大陸、台灣、日本、香港、南韓、新加坡)所作的競爭力報告,內容我不多做論述,因為我也忘了,結論就是台灣在專家眼中,排名已經落到這六個國家的最後一位,其中歸納出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教育環境的影響,新加坡的教育經費竟然佔總稅收的百分之五十強,你能相信嗎,相較於此,台灣只有百分之二十不到,夠悲哀吧!!

以上內容節錄自朋友轉寄之"台灣國際人才水位警戒 "所作的回信

0 意見:

Post a Comment


時時提醒自己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摘自孟子(告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