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Play
上一期的商周寫到Bill Gross,是債券型基金天王之一的專家。看他每天過的生活,就是孤獨的聰明人。而聰明不單是指他的智商,更重要的是他選擇孤獨,確切一點地說,是選擇了紀律。
Bill Gross說他自己"過得很辛苦"。紀律是他的選擇,他很努力地讓自己過得有紀律。譬如說,他每天都維持作瑜珈的習慣,好讓自己的心能夠沉澱,將工作上的情緒壓力拋開,這就是種紀律的表現,我想。
因為堅持所以孤獨,因為孤獨所以得以堅持。和自己相處,享受孤獨,學習Peter Drucker看透事情的本質,或許就能有反直覺、有創意、有影響力的想法。然後,讓自己過得有紀律,嚴格地要求自己,就像複利一樣,也許,時間久了,平凡人也能有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表現。
不過回想到由於小時候無法從父母身上得到讚美,轉而拼命做事以換取別人的肯定,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反而造成自己的焦慮,同時受困於自己的高標準,使得效率不彰。這或許也是孤獨所帶給我另外的負面影響。
其實人不該過於孤芳自賞,而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而是應該找尋平衡點,在自我的意識空間中留點彈性,和他人互動交換意見;否則這樣的習慣一旦根深蒂固後,在往後與人的交往當中,必定會築起一道牆桓,別人難以一窺究竟而自己也有如作繭自縛一般。
最近我深刻的體會到與人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其必要。對於事情既定的原則讓自己在檢視所有的人事物,都會在即刻間有了想法,然而那樣的想法未必屬實,可是心中既有了斷定,就難有談判的空間了。我意識到自己有種先入為主的習慣,因為人物接觸的多了,事件感受的繁了,以往的經驗就會形成一種模式框羅住心間,甚至可以說是關於感觸的這個能力變得麻木而不帶情感了。
人的天性就該是群集的,而不應獨來獨往,一旦網結鋪織密實之後,人就變得自負而難以客觀了。
沒有絕對
Label: 日記
人生的智慧
或許我們應該用宏觀寬廣的角度去看待每一次的挫折,一時的失落沉重的打擊是會蒙敝你我的雙眼心性而把我們深深困擾,迷失在患得患失,自哀自憐當中。
而我們需要的是對自己絕對的自信、冷靜的思維以及將悲憤轉化為力量 ,苦中作樂,不時的尋找突圍的原動力的毅力與精神,那種從失敗中站起,在廢墟中建設,在黑暗中邁向曙光的欣喜,兾望和感動,更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而回首來時路,才會發現當時的失敗卻是自己追尋成功的必經之路,一個使自己心智日趨成熟的催化劑,而當時的痛苦掙扎,血淚心酸更會化做嘴邊的輕輕弧線。
在這個物質文明昌盛的世紀,精神文明的貧乏,確實這個世界帶來了許多新的危機,尤其這些殺手是潛伏在人心及人性的,也許我們應該撇開唯物論的薰陶,恰當的重新拾起老莊唯心論的思想觀念 ,學習他們的清靜無為、他們的知足常樂,也許也應該學習證嚴上師的感恩之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在展望未來的當兒,敞開自己的懷抱,撇開強烈的失心、榮辱感,換一個角度去看待黑暗與失敗,接受不一樣的思維。
人生的路是崎嶇坎坷的,在我們跌跌撞撞、起起落落的當下,只要我們靜心等待,努力不懈,不因一時的障礙而停止而迷惘,人生的高峰就會在我的面前展現,反正路還是要走的,不如選擇一條快樂的、自己覺得滿足的路,得失之間,如何看待、如何抉擇,全憑自己的智慧,不是嗎?
時時秉持"豈能盡如人意 ,但求無愧我心"的理想來鞭策自己,激勵自己吧!!
Label: 無病呻吟
這一刻,安靜
人的心,其實並不難打開,但是打開要做什麼是自己該問的事情。
漸漸的,當我們逐漸長大,過程中受到的挫折與磨難,讓我們在某一段旅程中把自己可以說是完全的封閉起來,不想被打擾,不願再被侵犯,一個人安安靜靜的吞下去,懶得解釋的力氣,感覺自己在這個年紀,要談自己是疲倦的,交談心的朋友是有困難、因為自己已經有足夠的掌握感,所以就不想花太多力量在不能預見的事件。勇氣是有的,只是疲倦而已,少了衝動與激情,每一個人都有這個過程,所以理解各自對於隱私與沉默的必要。
不過,我們都已經是有自己聲音的人了,知道獨奏與雙人即興是不同的,某些時候我們選擇讓自己獨處去澄清某些障礙與脆弱,但過了某段類似閉關的時期,就能掌握與人互動的分寸,雖說不上收放自如,但的確是較過去能斟酌的,因為變的比較實際,所以就容易心想事成。偶爾我會沉溺在自我貶抑的情緒裡,說的話都是浮在感覺上面,那是因為沒有很具體的事件或過程的描述,便比較容易溺在情緒裡,自我界線好像很清楚,但實際上還在浮動。而今,因為知道自己,所以較不常有浮動的感覺,不再那麼容易一股腦的往情緒裡埋,理性的去看,去分析,去理解。
你這樣覺得嗎?生活都在掌握之中,活在軌道上,情感付出的瞬間是需要激情的,即使身邊可能有對象是很熟悉自己,但因為熟悉也缺乏經營的熱情了,很多事情要說明白了才配合,久了會讓人感到累,對方如果天性上比較任性,那種從任性推演出來的配合,就有些勉強,而不是同心,人家是不是勉強做的,心裡可是很清楚呀!!
漸漸也會從不同事情裡的內心反映,不斷在見證自己的不夠完美,對於有人不斷問,我是不是很爛?我是不是很笨?我是不是很煩?你就知道這是在考驗你的智慧,你講坦白了,讓人受傷,不說明白,就會被拿這些問題困擾。
人與人之間,有時候因為見不到真正的表情,就很難為回應,只能就與對方相處的經驗中去委婉的說,有時候不能太不捨,真實的事情有時候就是很難看。你只能拿出你的真實感覺,緩緩的說,有時候不免因為看到脆弱就會不顧一切的憐憫,但這結果一向是會走到死巷裡,如今,寧願選擇告訴一些真的感受,吐露身上經歷到的想法。
感覺是很抽象的,必須落在具體的事件上,人可以透過回溯事件,對話,來釐清一些感覺或對自己的看法,我們都可能曾在掩飾與偽裝中度過。對於親人某部分是很不諒解的,有時候會反映在自己的身上,多麼想照自己的方式做做看,以前的路都是別人框架好的,現在大了,就希望證明自己,要開始測試自己有沒有能力找到自己想要的。
發現自己開創路徑,就會發現自己的限制,那便是路程的意義,也是人生的意義。所以,我想,我們得以有更多的包容去維護每個人的真實自我,我很清楚,若是失去那樣的東西,就是失去自己。
一個人有了意願後才會有嶄新的世界,我想,來日方長這件事情是確切而實在的發生著,然而忠實的對待自己和別人,也隨著時間不斷的進行著。
Label: 無病呻吟
So What ?
人常常會比較,這是人之常情,可是,人在不一樣的高度,擁有不一樣的格局,當然比的東西就會不同。
更殘酷的是,從人的比較當中,常常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層次。
我常同人說,由一個人的朋友,就可以看出這個人的程度,由一個人的敵人,亦可以看出這個人的格局。若是你的敵人基準較低等,我想這一輩子你大概也擺脫不了被人看扁的命運。
可惜多數的人,只能從身邊找比較基準,忌妒朋友,或是和朋友爭奪那小的可憐的餅,最後就一起在低等的世界輪迴,真的有幾個人能真的眼光放遠,胸襟放大的呢?我想,很少。
眼光短淺的人只會在魚缸中鬥來鬥去,俗不知道,魚缸之外還有大海。
就算你明天有偏財運,讓你中個獎,拿到十萬,甚至拿到百萬大獎,你覺得你的人生從此就會不一樣嗎?曾經有篇新聞報導,全世界因樂透而致富的人,其中百分之六十的最終還是恢復到得獎前的光景,這說明了甚麼?相信我,人生軌道還是不會改變的,眼光短淺,人生注定可悲。
人擁有不一樣的格局,不只講出來的話異於常人,比較的基準都不會是一樣,左宗棠曾云"身無半畝,心憂天下",這樣宏遠的心態,能成就的事就是非同小可。
所以有的人是生而知之者,像左宗棠這些人,他們一開始就識見遠大,所以當然能夠成功。我們雖不是像他一樣,至少我們可以學而知之,我們從別人那邊擷取教訓,然後改善我們的識見,最糟糕的是困而不學的人。
我最受不了眼光如豆的人,總是專注在一些非關緊要的瑣事上,我說人關注的事物應該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各異,因為明白這樣的道理,所以更應該要求自我,遠離那些俗事,而將時間花在更有意義之上。
德川家康是這樣說的"人生就像背負重擔,在陡坡慢慢的往上爬",當你要往上提升的時候,就會有很大的力量要把你往下拉,所以,一定要意志堅定,否則自甘墮落的在低處廝混,人生可憐,不外乎此。
如果人生到了25歲,你還在汲汲營營於那些庸俗的事物,說實話贏得了又如何呢?
Label: 左思右想
沉默
沉默首先是一種境界,是一種面對厄運處驚不變的坦然和鎮定,是一種無所畏懼和自信。只是小溪才為自己歌唱,而大江大河則越深廣越是沉默無聲。
不要喧嘩、不要吵鬧、不要叫嚷,沒有人會因為你的喧嘩、吵鬧、叫嚷便改變對你的看法。偌大的世界,終究有一塊地方是屬於你的,沒有哪一個人能代替你特定的生命位置。即使有人在說你的壞話,你也大可不必反唇相譏,暴跳如雷,歇斯底里,對一個心底純潔行為正義的人來說,流言永遠是蒼白無力的,因為無論多真實的謊言,也是一塊遲早要風化的石頭,任何不實的指控與偏頗的誹言,都無損於自己的天地良心。事實總會在最關鍵的時候為你站出來作證的。
在別人指點時事激揚文字時,默默地坐下來讀一本自己喜歡的小書。在別人沉迷與燈紅酒綠狂歌勁舞是關起門來聽一首Richard Clayderman的鋼琴曲,讓那靈魂的雙手從心間溫柔的撫過。當自得意滿時,毋庸宣揚,當自己失敗時,沉默地評價自己,如立在宇宙看著地球的運轉,保持客觀地看自己的缺點。
留一份沉默給自己,思想雜亂了,需要梳理;靈魂蒙蔽了,需要洗滌;頭腦雜亂了,需要靜寂;身體疲勞了, 需要休息。用沉默都能得到。
沉默,是一種包容一切的豁達和從容,是一種對人世無怨無悔的愛和投入。
Label: 無病呻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