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其實並不難打開,但是打開要做什麼是自己該問的事情。
漸漸的,當我們逐漸長大,過程中受到的挫折與磨難,讓我們在某一段旅程中把自己可以說是完全的封閉起來,不想被打擾,不願再被侵犯,一個人安安靜靜的吞下去,懶得解釋的力氣,感覺自己在這個年紀,要談自己是疲倦的,交談心的朋友是有困難、因為自己已經有足夠的掌握感,所以就不想花太多力量在不能預見的事件。勇氣是有的,只是疲倦而已,少了衝動與激情,每一個人都有這個過程,所以理解各自對於隱私與沉默的必要。
不過,我們都已經是有自己聲音的人了,知道獨奏與雙人即興是不同的,某些時候我們選擇讓自己獨處去澄清某些障礙與脆弱,但過了某段類似閉關的時期,就能掌握與人互動的分寸,雖說不上收放自如,但的確是較過去能斟酌的,因為變的比較實際,所以就容易心想事成。偶爾我會沉溺在自我貶抑的情緒裡,說的話都是浮在感覺上面,那是因為沒有很具體的事件或過程的描述,便比較容易溺在情緒裡,自我界線好像很清楚,但實際上還在浮動。而今,因為知道自己,所以較不常有浮動的感覺,不再那麼容易一股腦的往情緒裡埋,理性的去看,去分析,去理解。
你這樣覺得嗎?生活都在掌握之中,活在軌道上,情感付出的瞬間是需要激情的,即使身邊可能有對象是很熟悉自己,但因為熟悉也缺乏經營的熱情了,很多事情要說明白了才配合,久了會讓人感到累,對方如果天性上比較任性,那種從任性推演出來的配合,就有些勉強,而不是同心,人家是不是勉強做的,心裡可是很清楚呀!!
漸漸也會從不同事情裡的內心反映,不斷在見證自己的不夠完美,對於有人不斷問,我是不是很爛?我是不是很笨?我是不是很煩?你就知道這是在考驗你的智慧,你講坦白了,讓人受傷,不說明白,就會被拿這些問題困擾。
人與人之間,有時候因為見不到真正的表情,就很難為回應,只能就與對方相處的經驗中去委婉的說,有時候不能太不捨,真實的事情有時候就是很難看。你只能拿出你的真實感覺,緩緩的說,有時候不免因為看到脆弱就會不顧一切的憐憫,但這結果一向是會走到死巷裡,如今,寧願選擇告訴一些真的感受,吐露身上經歷到的想法。
感覺是很抽象的,必須落在具體的事件上,人可以透過回溯事件,對話,來釐清一些感覺或對自己的看法,我們都可能曾在掩飾與偽裝中度過。對於親人某部分是很不諒解的,有時候會反映在自己的身上,多麼想照自己的方式做做看,以前的路都是別人框架好的,現在大了,就希望證明自己,要開始測試自己有沒有能力找到自己想要的。
發現自己開創路徑,就會發現自己的限制,那便是路程的意義,也是人生的意義。所以,我想,我們得以有更多的包容去維護每個人的真實自我,我很清楚,若是失去那樣的東西,就是失去自己。
一個人有了意願後才會有嶄新的世界,我想,來日方長這件事情是確切而實在的發生著,然而忠實的對待自己和別人,也隨著時間不斷的進行著。
這一刻,安靜
Sunday, 11 May 2008
Label: 無病呻吟

0 意見: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