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絕對


Music Play

上一期的商周寫到Bill Gross,是債券型基金天王之一的專家。看他每天過的生活,就是孤獨的聰明人。而聰明不單是指他的智商,更重要的是他選擇孤獨,確切一點地說,是選擇了紀律。

Bill Gross說他自己"過得很辛苦"。紀律是他的選擇,他很努力地讓自己過得有紀律。譬如說,他每天都維持作瑜珈的習慣,好讓自己的心能夠沉澱,將工作上的情緒壓力拋開,這就是種紀律的表現,我想。

因為堅持所以孤獨,因為孤獨所以得以堅持。和自己相處,享受孤獨,學習Peter Drucker看透事情的本質,或許就能有反直覺、有創意、有影響力的想法。然後,讓自己過得有紀律,嚴格地要求自己,就像複利一樣,也許,時間久了,平凡人也能有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表現。

不過回想到由於小時候無法從父母身上得到讚美,轉而拼命做事以換取別人的肯定,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反而造成自己的焦慮,同時受困於自己的高標準,使得效率不彰。這或許也是孤獨所帶給我另外的負面影響。

其實人不該過於孤芳自賞,而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而是應該找尋平衡點,在自我的意識空間中留點彈性,和他人互動交換意見;否則這樣的習慣一旦根深蒂固後,在往後與人的交往當中,必定會築起一道牆桓,別人難以一窺究竟而自己也有如作繭自縛一般。

最近我深刻的體會到與人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其必要。對於事情既定的原則讓自己在檢視所有的人事物,都會在即刻間有了想法,然而那樣的想法未必屬實,可是心中既有了斷定,就難有談判的空間了。我意識到自己有種先入為主的習慣,因為人物接觸的多了,事件感受的繁了,以往的經驗就會形成一種模式框羅住心間,甚至可以說是關於感觸的這個能力變得麻木而不帶情感了。

人的天性就該是群集的,而不應獨來獨往,一旦網結鋪織密實之後,人就變得自負而難以客觀了。

0 意見: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