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拓展國際視野

看到一篇王文華的文章 : 挑戰拓展國際視野

這篇文章我看的心有戚戚焉。

"遠渡重洋出國念書的人越來越多,許多人只為頂著喝過洋墨水的光環,得以在回國後爭取更好的工作機會與待遇。但對作家王文華來說,「拓展國際視野」是他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就讀MBA所得到的最大收穫。"

"除了學習的領域和以往不同,美國與台灣在教學方式的差異也令王文華印象深刻。「在台灣,大學教學方式仍多採『由上至下』,教授講課,學生在台下聽;但是在美國上課,全以同學間的互相討論為主,我把這種方式稱之為『左右逢源』。"

"
在史丹佛的學習壓力讓王文華戰戰兢兢,但他對異國生活卻適應得不錯。「在那裡物價指數高,一間普通套房的月租就要台幣十萬元左右。因此必須試著節省開銷,例如到超市買食物回來自己煮就是方式之一,這也是生活上的一種磨練。」王文華特別強調,既然出國,就應該讓自己融入當地的生活方式。「如果還是想維持原有生活型態,只和華人朋友來往,或只吃中式料理,那真的太可惜了。」 "

---------------------------------------------------
我永遠都會記得三年前的那本天下雜誌所給我的改變。那次的專題探討的是亞洲國家的競爭力比較,除了亞洲四小龍以外,還有包含中國及日本,內容有各項能力的比較,諸如政經發展、社會福利、教育品質或人文素質等等。我並不確定資料的可靠性,可是那並不是重點,令我比較震驚的是在了解各國的概況後,我意識到台灣令人氣餒的是沒有一個國際的視野環境。過去我們自許成為亞太營運中心,成為亞洲的經濟重鎮,這樣的立意固然是好,可是若沒有處心積慮的去發展規劃,又如何說服其他國家的合作。我覺得台灣真的並不是一個對外國人友善的國家,台灣人英文普遍不夠好,許多設施的英文標示也不足,就算到台灣要自助旅行,要取得可用資訊相較其他國家又較無法隨處可及。我們是個資訊發達的國家,但僅止於台灣境內,無論新聞或是報章,大多是關著門聊自家事,世界各地發生什麼,我們真的不清楚。

國外的教育真的和台灣不同,師生間的互動頻繁,而且真的是隨時處於備戰狀態,因為你真的不知道下一秒鐘,會發生什麼糗態,只因為老師突然請你發表意見而你卻一點頭緒都沒有(可能是只有我)。另外很令人難以相信的一次經驗發生在課堂上,教授授課時,談到了一個論點,同學馬上舉手表示教授是錯的,然後就是一翻論戰(不過是很理性的),最後教授說不妨大家都去查一下相關資訊,再作定奪,次日,事實證明同學並不盡然正確的,但也不到錯誤的地步。但光是敢挑戰權威這個舉動,我就覺得我這輩子可能都沒有這種勇氣。

最後,當然旅外求學當然開銷的節省是必須的。在澳洲一盤滑蛋牛肉飯要價250塊以上,要是每天吃怎麼得了,所以下廚成了我在澳洲的另一個學科,我們幾乎是每天開火的,這也讓我的廚藝每日精進,已經有不少朋友可以為我背書了,不過我想,如果我回台灣以後,我應該是不會跟老媽搶主廚的位置!! 吼~~~~~聊到吃的我又要發狂了!! 我想吃牛肉麵 鹽酥雞 臭豆腐 還有麻辣火鍋啦~~~

返台倒數

機票訂好了!!
就等這一天~~
台北 我的家!!!

多一點同理心


按此由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

人在溝通時,除了表達自己的論點,往往也會否定與自己立場不同的人的論點。如果只是為了煽風點火或激怒對方,這樣的作法或許還算合適。如果想要有效溝通並說服對方,這樣的作法就沒有用了。理由很簡單,當有人想改變我們的態度時,我們多少都會感受到威脅而產生防衛的心理。當採取的作法是否定性的,對方的防衛心就更強,那麼,改變,也就更不可能了。

人都是希望被認同的。當希望立場不同的人聽進我的話時,同理對方是我的作法,用"如果我是他,怎樣的說法才會讓對方信服"的心態來表達。而這道理其實也不難理解,對方若覺得被了解了,就不會產生敵意,也比較容易說服。

我有一個朋友,是一個自我意識非常強烈的人,每次在溝通的過程,他老大總是有他的想法和意見。坦白說,我很欣賞這樣人,因為我是很沒有個性的人,也不會太有主見,大部分在兩個人以上的時候,除非必要,我都是以附和別人意見為先。不過,這個朋友很可惜的是,自我意識甚高,難能接納別人意見。每次話起頭,都是以否定對方的意見為先。即便有時候結論和我雷同,但是仍以否定的語態為先,繞了一大圈,終究還是作出一樣的結論。這樣的習慣非常要不得,使得他在人際的往來當中,被人打了個大叉叉。

我父親常跟我說"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

所謂"柔弱勝剛強"。有效的溝通本該是為了理解對方的想法所作的行為,以同樣的高度角度看待,試著揣摩對方的心態,為什麼想法會與自己對立,而不是總是以否定而挑起論戰。我總覺得很感慨,這樣的溝通能達到什麼目的?這種方式,不僅無效無能,而且傷和氣,因為在溝通的過程,總希望被對方了解與改變對方態度的需求沒有被滿足。

心理學有趣發現,人在快樂的時候,比較容易被說服。所以,如果你希望增加說服對方的機率,除了以同理代替否定以外,還應該儘量讓對方快樂。是的,我知道,前者已經很難了,後者又更難。但至少應該做到同理的部分,不要讓對方產生負面情緒。就像小時候,每次我想要買電視遊戲機的遊戲,我都會先拿考試的好成績給媽媽看,見老媽嘴角微翹,就一副不經意的說"媽媽,我想要買卡帶!",沒有一次不成功的。

瞧!!我陳府還真是不淺啊!!

兩性變異

今天看了這篇關於男女婚嫁的新聞,覺得這樣的趨勢實在是令人堪憂。

以目前來說,全世界的男女比例已經有微幅的失衡了,而就台灣這個小島而言,男性人口也略多於女性人口表一(資料來源 內政部)。考慮教育程度與結婚的關連,報導中指出,每四個高學歷熟女就有一個未婚,同樣條件下男性的16%未婚比例便沒有這麼嚴重。

其實我覺得台灣女性受教育的機會提高,和兩性的薪資收入差距縮小或許是導致女性不願意結婚的原因之一。當女性能賺取的薪資越來越高時,要她們走入所謂的愛情墳墓,婚姻,想當然爾會猶豫不決。在現今的觀念當中,提到家務瑣事,大部人還是會認為是女性的職責。想到一整天下來工作下班後,回到家還要燒飯洗衣,小朋友上下課接送,水電瓦斯費林林種種的雜務,光是用想像的都會不禁打冷氈。我認為台灣男人很欠缺的是自主管理的部份,拿最普通不過的例子來說,房間都不能有序整理的人,衣服隨處亂放,書桌永遠是雜物一堆,垃圾一定要等到發臭才知道要倒,若連最基本的個人空間都沒法妥善管理的人,又如何指望可以在婚姻之後,肩負起整個家的重責。也或許如此,當女性的能力越強,能夠獨立自主,又何必要扛起照料男性的工作呢?

目前台灣男女的社經地位已經趨向於均等,父母對於女兒和兒子的投資也不再有明顯差異,兩性在教育成就上的優劣勢消失,男性已經沒辦法在社會地位或士學歷上佔上風,以便仗勢著優勢在兩性交往中取得擇偶的優先權。諷刺的是,這樣的情況目前來說,似乎有角色互換的趨勢,也就是變成女性掌握擇偶的優先權,若沒有滿意的對象,女性也樂得獨善其身,一個人落得輕鬆自在。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我的觀察,台灣女性在外國都相當吃香,不少阿兜仔對於亞洲女性都有很大的興趣。比較東西方男性,可以明顯觀察到,西方男性對於生活情趣的敏銳是亞洲男性所遠遠不及的。西方男性對於事業不見得有滿腔的抱負,可是你可以很享受跟他們在一起的時間,他們風趣,注重體格健康,享受生活娛樂,有個性,對於台灣女性來說,這也是有相當程度的吸引力。我也幾乎沒有看過亞洲男性和西方女性的組合。絕非是妄自菲薄亞洲男性的弱勢,但是這樣的差異,的的確確是身為亞洲人的我們所應該要花點心思的細節。女性近年來社經地位的提升若男性還沒有相當程度的意識在,恐怕日後不少台灣男人要找配偶,要考慮中國新娘或是越南新娘了。

With Ice Please

在澳洲這塊土地上,其實人種是相當的混雜的,其中外來族群又以韓國人、中國人及日本人居多。澳洲人自己本身也分北方人與南方人,最大的差異則是在口音的不同。南方人口音比北方人重,與英國腔調較相近。例如說,南澳的墨爾本人口音就相當重,每次對話的時候都覺得他們好像在吃土司一樣,我要很專注的去細聽每個咬字才能聽懂。

有個很糗的經驗這樣的。某天我到STARBUCKS買咖啡,服務我的,正好是來自澳洲南方的朋友,我向她點了一杯Frappuccino 的 Green Tea,不知道台灣有沒有賣,這是星冰樂系列的飲料,我覺得實在是超級正點。點好我的飲料後,於是有下列對話;

Ronald: May I have a Green Tea, Frappuccino , please

Clerk: Sure, your name?

Ronald: Ronald

Clerk: Runner ?

Ronald: Ronald, Mcdonald !

Clerk: Oh~~ Ronald !

Ronald: yes! (我是這樣說的沒錯啊)

Clerk: "With ice ?"

Ronald: yes, please !

Clerk: "With ice !!?"

Ronald: mm~~yes, please !


Clerk: Sir ! I said "with ice" ( 我發誓當時她眼神的殺氣可以把人幹掉 )

Ronald: er~~ yes?

Clerk: #%^$%& ( 無可奈何狀)

後來一位好心的外國人告訴我說,店員問我飲料要多大杯,我必須回答尺寸而不是"yes",搞了半天,店員說的是 "Which size",天殺的!!我怎麼可以那麼蠢!!

我的演唱

離人

按此由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

一首簡單的歌

按此由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

心中的日月

按此由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

癡心絕對

按此由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

除了愛你還能愛誰

按此由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

不甘心不放手

按此由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

謙虛

Mommy說:
XXX公司印刷又出錯了,明天要把貨的標籤改掉

₪Mr.Good Luck₪ 柏允說:
他們應該是少了像我這樣天才的員工,才會老是出包

Mommy說:
也是

Mommy說:
作人要謙虛點

₪Mr.Good Luck₪ 柏允說:
辦不到


₪Mr.Good Luck₪ 柏允說:
這個時代,謙虛找不到工作,人要懂得推薦自己


Mommy說:
說的也對


₪Mr.Good Luck₪ 柏允說:
謙遜是用在跟實力沒有關聯的時候

₪Mr.Good Luck₪ 柏允說:
譬如有人對我說"你很帥氣"


₪Mr.Good Luck₪ 柏允說:
我就會回說 "沒有,您過獎了!"


₪Mr.Good Luck₪ 柏允說:
"是我爸媽遺傳的好"


Mommy說:
恩,你有進步


₪Mr.Good Luck₪ 柏允說:
沒有! 是您教育的好

Mommy說:
拍馬屁

真實的面貌


按此由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

看完"不能說的秘密",心中有些頓悟了然於胸,有些想法浮現腦海。

我覺得自己有個很糟糕的缺點,那就是覺得自己有時不夠坦率及真實。太有禮貌,太善體人意,讓人覺得聊天沒有火花。我一向認為,不管跟誰聊天,總是要知道對方的想法,這樣的對話才有意義。但是有時候,在某些人面前,自己是那種會順著人家的話說的人,不潑對方冷水,也不切實的表達自己的立場,我想,這樣是不是入世的太厲害呢!?

譬如說,有時候我顧慮對方的感受比自己還來的重要,這樣的個性讓自己在很多時候即便吃虧,還是會固執的將一切合理化,然後不了了之。或譬如,在人際關係的往來中,我太專注在扮演好人的角色,而漸漸失去作自己的本事,不再坦然,不再像自己了。我也會耍賴屁,也常口無遮欄的髒話,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也愛耍幼稚的遊戲。可是漸漸的,我覺得那個自己,好像有點遙遠了。

如果連親愛的人所認識的我都不再真實坦率,那這不就太過於悲哀了嗎?


Ekka Festival

八月中是Brisbane的Ekka Festival,是一個為小朋友舉辦的節慶,許多的遊樂設施會在此搭建,有點類似園遊會的形式,不過更甚的是,遊樂的設施比我們想像中的要來的豐富的多,我覺得不亞於台灣的劍湖山世界,為期兩個禮拜的慶典,當小孩子真是幸福啊!!!!

從入口就看到不少很驢的迷你馬,供小朋友乘騎,蠻逗趣的
園區內有成千的攤子,隨處可見成堆的布偶作為遊戲的獎品,老妹一直慫恿我去贏一隻回來!!

馬術的競賽
這隻乳牛的屁屁有很親切的感覺
竟然看到台灣的國旗在園區內飄揚,雖然只有一小小片.....
除了入場費$16元外,園內所有設施都要另外付費,摩天輪$15
自由落體$25,空中飛輪$30,彈射飛球$35,生命$無價.............所以老妹都不陪我玩
設施種類繁多,雖然這些都是臨時搭建的,不過連雲宵飛車都有
在吊椅上和老妹合照,即便是在郊區,還是可以很方便的搭乘火車來遊玩

吊椅其實還蠻刺激的,來回也只要$8,注意,這些都是臨時搭建的唷!!
掛在空中的感覺實在不賴!!
每天晚上的煙火,從家中就能欣賞的到唷!!

挫折是難免

快樂,是再純粹不過的產物了, 是百分百支持自己、肯定自己的禮物。沒有了自我,一切的快樂都是虛偽的假象。我知道我懂的並不多,所以能作的也都作了,其他的我也不敢在奢求什麼,有人聽就已經拜天謝地了。

我這麼說,即是人家批評我、否定我、攻擊我, 也不代表自我受到否定, 唯一能否定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因此,那些經不起人家批評, 人家說一句,就要難過一天半載, 人家說兩句就要打人翻臉的人, 事實上是對自己極端沒信心的表現。當然了! 這種容易隨人家批評起舞的人, 注定要跟快樂說拜拜的。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只要人家有嘴巴,就會有意見和批評,想要快樂的人生,就不要太理別人的批評。

太在意別人想法的人,不僅不能快樂, 也容易失去自己的特色和個性, 更沒辦法發揮自己的潛能。 總之,嘴巴是別人的,人生是自己的, 有習慣性被人家嘴巴"虐待"的人,請用腦袋想一想"為什麼我要當人家嘴巴的奴隸? 為什麼要這麼在乎別人的想法呢?"我那麼遜都能作到了,你也可以!

Ronald @ brisbane 15.08.07

最近










這幾天過了午後,陽光便會露臉,像是浮貼似的印在窗簾上,即使天氣依舊微寒。一個人待在陽台上上,突然覺得這片光無私而純淨,但其實它從來就是這樣的,只是我總是執著自己的視線。這樣的光線常會讓我回想起高中放學的下午天,光線依舊很溫柔,和同學們奔馳在籃球場上的場景,或是打掃時間偷懶的和好友們倚著靠近中庭的走廊打屁的日子。

街道上依舊時常響起救護車和消防車的警鈴聲,孩童認真的在花園裡玩耍嬉鬧,公車經過一輛又一輛,等著穿越馬路的人,巷弄裡始終看的見的室外曬衣桿上隨風微晃的衣擺,一對老夫婦坐在長椅上頗有默契的凝視遠方,這些場景讓我覺得有些安心。就像是在台北的家,我將洗完的衣服沖過一次又一次的清水,那樣的乾淨和安靜,但願在這樣類似的氣氛裡,還能因那模糊的記憶場景感受溫暖與安詳。

景物用一種時緩時快的速度在轉變著。有些人離開了,有些人走了進來,也有些人回來了,就像是岩石和浪潮一樣,在某些時候拍打彼此,然後留下一些記憶或者微小的印記。我為自己倒了一杯溫熱的茶水,太純淨了它的模樣,也許有一天,我可以不再用為了它的純淨而感到哀傷或卑微。我總算明白,人總是易於為難自己也為難別人,而最終的那扇門,最想打開的門,就是包含無數欲望的"美好人生"。期許著對方的背後,經常都藏著滿足自我欲求的利己動機。我們也都知道,過度掙扎的時候會讓自己遍體麟傷,所以只有半強迫也半自願的將它們合理化。

陽光好溫柔。我像是一個人在一大片森林裡閒晃了許久。在很多幻覺當中,疲憊的奔跑了很久很久,然後在那之中我試圖壓擠舌根吐出一些字句,央求些什麼,陽光微灑了下來,但我的身體依舊有種冷熱交錯後產生的顫抖。但我努力地跑著,然後就像是在我眼前,離我不到一公尺的地方,一棵樹突然倒下。橫臥在我面前,我受到一場驚嚇-然後從層層堆疊的夢境和自我束縛中醒了過來。因為驚嚇和疲憊,我就像漂流的種子落了地,無意識的躺入這場陽光裡。一切都還在,也都消失了,我也是。看著屋頂上的烏鴉粗魯的咀嚼著食物的同時,陽光無私地照在牠身,和我身,在這樣的場景裡頭,我驚覺撿拾遺忘了太久的東西總令人有種難已言喻的酸澀。

Ronald @ Brisbane 14.08.07

announcement

Hello~ everybody!!

i'll lose my internet connection for a couple of days due to the moving, maybe a week , i'm not sure, cuz the service here is god damn unreliable. Anyway, hope i can see u guys online as soon as possible.

BTW, i have my address changed, if anyone would like to mail me, plz click the sign at right column, and u will get my new address, thk u.

Good Luck!!

Ronald

中文好好玩

有時候在MSN上聊天,目的不過是為了紓解壓力或是和朋友閒聊敘敘舊,但有時侯效果卻適得其反。有些人偏愛將一個一個字更換為圖形文字,這還不打緊,更甚者,圖型文字還是動態的,常常會讓我有在看動畫還是在聊天的疑惑出現。另外注音文讓我老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完全不知對方所云。

不過,最令人好氣又好笑的還是"選字"的問題,尤其是對話出現在一男一女的時候...

以下

H: 你到澳洲多久了?

R: 五個多月啦!

H: 那你是硬了嗎?

R: ................

H: 蛤!!?

R: (# ̄▽ ̄#) 羞~

H: 適應啦!!!!!

然後就又是一頓撻伐了。

以上。

態度決定高度


按此由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

大概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對電腦或網路有點瞭解,所以他們一有問題,經常就會跑來問我。舉凡選購比價、重灌電腦系統、防毒防駭、網站架設等等,都成了我的義務服務項目。


但我常常覺得自己很像蒙古大夫,或是廟裡起乩的乩童,人家都來求助了,即使沒什麼把握,也得硬著頭皮上。所幸絕大部份的時候,我都能順利解決這些朋友們千奇百怪的電腦問題,少部份不能解決的問題,我會去請教真正的工程師,或是上Google查一下,大概也都可以找到解決的方法。慢慢累積下來,久病也就成了良醫了。


其實,我這些朋友們的問題大多都很容易解決,只是我覺得不曉得是不是隔行如隔山,還是有些人對於資訊就是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恐懼症,只要一碰到電腦問題,很快就會投降放棄。明明可能上網查一下,按照步驟就可以解決了,他們就是寧可撥個電話給你,親耳聽你告訴他們該怎麼辦才好,或是希望你能親自出馬,把他的電腦問題一下子解決。


基本上,人可以分為兩種,有一種人遇到問題,就會很有好奇心,很想自己找出答案,你告訴他答案也不夠,他還想知道為什麼?中間做了什麼事才解決的?另一種人則是比較沒有好奇心,遇到問題,只要可以解決就好了,管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人對於自己有興趣的事物,通常會比較傾向前者的反應,對於自己比較沒有興趣的事物,則會傾向後者的反應。另外,年紀愈大,也會愈來愈傾向後者,會用一些自己老了、記性不好之類的藉口,懶得去學新的事物,學那麼多幹嘛的藉口搪塞。


因為上述這兩種人個性的差異,遇到電腦問題時,就會有強者愈來愈強、弱者永遠都弱的情況。久而久之,在電腦專家和電腦白痴之間產生了極大的資訊落差,而這個資訊落差,往往就得靠像我這種蒙古大夫來彌補。因為真正的電腦工程師,往往對於電腦白痴的問題會感到有些不耐煩,所以經常會保持一種莫測高深的姿態,或是流露出"你怎麼這麼笨?連這個都不曉得?"的態度。但像我這種人,因為缺乏對專業的自信,加上自己也經常會問工程師一堆白痴的問題,所以很能同理解普羅小老百姓的心情,比較能夠站在和他們一樣的高度來協助他們。


其實資訊落差是不必然一定存在的,有時候只是自己給自己的限制而已。你越是一直倚賴厲害的人,自己就永遠都沒辦法進步。很多時候不要太害怕,就去試著解決看看,反正現在我們很幸福,什麼問題上網查都可以找到解答。有空的時候,多關心一些資訊產業的動態,久而久之,就算達不到真正工程師的水準,要做一個像我這樣的偽工程師,其實真的一點也不難!


我並不會吝嗇解決朋友們的難題,相反的,我非常樂意提供幫助,但重點在於,你究竟嘗試解決問題了沒,而不是個碰到問題就夾著尾巴跑去求救的角色。

搬家囉

到IKEA添購些新擺設還有汰換的物品,小噗噗很勉強的吞下雜物及幾乎看不到人的老妹!
在IKEA店內的餐廳到處都是全家福的景象,外國小孩總是最能吸引我的目光,好肥~~
新居外景,二樓的轉角處即是落腳處
候梯室外留影,剛搬完一些家具,滿臉倦容...
我家門牌316,來!!帥氣一下
我的小跟班,老妹~
一樓大廳整面紅咚咚的牆很殺!!

Brisb@ne Sky

我最喜歡變化多端的布里斯本天空
某天早晨約莫五點半的時候,爬起來準備Presentation正巧看到日出,從雲叢中冒出頭來。
八月五號的早上,妹妹大聲嚷嚷著要我起床看天空,有架小飛機在天空中寫著Sunday的字樣。
為了看這個難得的景象,我一股腦兒的起身就撞著了床頭旁的書架,額頭上的傷讓我哀嚎了好一會兒。大概下午五點左右的夕陽
午後的陰天
日落後的天空,左上角的星星是金星唷!!前些時日還看到流星劃過,非常幸運!


時時提醒自己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摘自孟子(告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