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瞬


按此由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

回憶,是件很神秘的事,回憶總是有很多空白,有時候無法分辨,某些回憶,到底是真實發生的事,還是當時的想像,當時別人告訴你的事,甚至可能是自己後來為了說明方便,自己補上的記憶。人的記憶十分之不可靠,但是卻又是我們唯一可以依賴的回憶。


去年冬天,我問W

"有沒有什麼好書可以推薦的?"

"詹宏志最近出了一本書還不錯,人生一瞬" W說

"詹宏志是誰" 我滿是疑惑的問

"他是誰你都不知道!!!!? 算了,我懶的跟你解釋了!!" 留下滿是錯愕的我

於是我回去google詹宏志是誰,然後買了PChome董事長的書,一直拖到最近才看完這本著作。

"人生一瞬"書的後半多是詹宏志先生旅遊的紀錄,從篇幅可以發覺,詹宏志先生特別喜歡到日本旅遊,似乎和書的前半裡,他對自己父親的許多回憶,有點相互輝映,他父親接受的是日文教育,也受日人重用其探礦的技術,也許是因此,詹先生不自覺地偏好日本的旅遊。有一句他說,人都是帶著故鄉去旅遊的,不論是到了什麼地方,我們總是喜歡比較與故鄉的不同,這也是旅行總是可以給我們許多反省的理由,孤身在一個不相同的地方,讓我們知道生活有一種不同的可能,總是可以讓人回到原來的地方後,擁有重新出發的動力與衝勁。

午餐過後,我在陽台邊,陽光穿過雲層照在書頁上,十分溫暖,讀著詹宏志的文字,好像跟著他到了日本北海道的溫泉旅社,我專注地讀著,完全忘了時間已過幾許,讀完一個故事,又接著下一個故事,不願停下。有一個瞬間,我好像分不清我是在讀詹宏志的故事,還是我也曾經經歷 過類似的故事,有過類似的感受,閱讀、想像與回憶,好像在人腦裡,全都被揉成了一團,難以分離。合上書頁後,回想剛剛讀過的文字,從文字描述中推想出來的場景,順著文章段落之間的思路,到底哪些是作者的邏輯,哪些是我自己的想法,似乎記不太清楚了。

回想自己的過去與童年,很容易發覺有些事情真的沒有留下什麼回憶,似乎那些事情一點也不重要,至少對我的腦袋而言,是不值得記住的事。用這樣的標準來檢驗現在的情況,似乎很容易就有一個結論,人生中大部分的事都是小事, 尤其是工作、上課與上學裡的事,真的不值得你去為了小事而挫折,不值得為了幾分成績而失望,反而,會留下深刻記憶的場景與意像,就像那個無意義的煤礦上的 小黃蝶似的,往往出現在出人意料的角落,在你發呆,在你做白日夢的時刻,深深地印在你的腦海深處。回憶啊,這樣的體驗與練習,確立人生目標外,有時也助於在忙碌的生活中掌握好各種事之間的優先次序

0 意見:

Post a Comment


時時提醒自己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摘自孟子(告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