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


按此由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

看一篇文章"Blog一句話 好事壞事都傳千里(理財周刊)"

近幾年,部落格為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帶來另外一個交流的園地。在此,我想聊一聊個人的經驗,和大家分享。

關於閱讀。我用RSS訂閱了一百多個部落格,大部分都是在逛網路時發現的,其中大概五分之一是朋友的部落格。我未必熟悉這些部落格的主題,也未必認同作者想要表達的觀點。但我覺得那正是部落格的可貴之處。不熟悉的主題,剛好可以學習新知。對同一主題的不同看法,更是一種心靈的啟發。

我喜歡的部落格,通常都是因為獨特的態度與觀點吸引我。這些部落客的文章,結構未必嚴謹,用詞未必精準,邏輯未必清楚。但我認為文章本身並不是重點,因為文章只是觀點的載具。重要的是,作者想要透過文章傳達什麼觀點。我們從小到大受教育的過程中是不太被鼓勵表達自我的,能夠試著公開寫作而不介意別人審視,這樣的精神總是令人敬佩。所以,不管是怎樣的文章,我總是心懷感激地試著從中理解作者的觀點。我感激,因為每一個部落格的每一篇文章都讓我有機會從另一個個體的觀點來看這個我們共同生活的世界。

在閱讀時,開放的胸襟是必要的。我常聽到一些偶而閱讀部落格的朋友抱怨,覺得很多人的表達都非常刻薄且欠缺基本的禮貌,讀起來很不舒服。很多人只是單純地表達自己,未必有透過文字和不特定對象溝通的意圖。

許多人不想寫部落格,是因為覺得自己的想法讓人公開檢視是一件壓力很大的事。這跟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多少有些關係。我一直覺得每一篇文章都是想法的記錄與觀點的傳遞。人不可能全能全知,但如果怕講錯話就不把想法丟出來,就不可能成長。所以,我從不吝於讓人知道我有這樣一個傳遞想法的媒介,藉由它,別人能夠了解我的思維,進而認識我這個人。

現在人與人的交流已經完全顛覆以往了。許多的碰撞是發生在網路上,或許是E-mail,或許是藉由即時通訊軟體,或著我們說,是部落格。

兩年前的商業週刊雜誌曾經對部落格的興起做了一篇專題,但文中這樣針對這樣的工具提出了隱憂,也就是私人隱私的問題。誠如文前這篇連結所舉的例子,現在的確有人因為在自己部落格的無心發言,而影響到現實生活。因此部落格的使用並非完全是無所顧忌的,絕不要認為沒有人會注意而忽略了網路世界的無限可能。說到這,有個有趣的經驗分享。之前在台灣我持續閱讀一些航空業相關人士的部落格,這樣的習慣至今仍未中斷。而巧合的是,就在上個禮拜和一位在澳洲自學飛行的友人閒聊,竟意外發現他所寫的網誌我都有在閱覽,即便他認為不會有人對他的經歷有興趣。

對於自己的隱私我們必須留心,以免有心人士的利用,而這樣的責任,更應該包含自己的親朋好友。我們可以分享與朋友間交流的愉快經驗,但是適度的保留對方的相關資訊是必須的,哪怕是小名或是地點時間,都可能將對方的資訊透露,若是內容有造成對方不便的可能性,後果實在是不容小覷。

最後,我想說的是,部落圈並不完美。它並不總是會為你帶來愉快的經驗,就像你平常的生活不是每分每秒都很快樂一樣。但只要作好心理準備,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還是能從部落格的閱讀與寫作中獲得許多學習與成長的機會。

0 意見:

Post a Comment


時時提醒自己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摘自孟子(告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