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和老爸針對一些工作事務上做意見的交流。雖然老爸有徵詢我的想法,可是在溝通的過程,即使我用再客觀的說法還有其他的資料引用,都沒能說服老爸採納我的意見,但我有些心得與想法。
我覺得自己的口才實在要多訓練,在正經事上,我的口條很不嚴謹,闡述自己的主張時,未能提出有說服力的例證,常常會無法自圓其說。再不就是說明時沒有條理,讓對方很難去抓重點,甚至會造成誤會。所以之前看了幾本關於說話技巧的書籍,希望能對自己有所助益。
當老爸在說他的想法時,雖然我不認同,但是回應時並不會當下否定,而是先挑出其優點,再補述我的觀點。另外當我提出我的意見時,我都以較委婉的說法,不是鐵口直斷,而是在探試的口吻在句末加上"你認為如何?" 了解老爸的疑慮以利我自己能針對這一部份支持自己的看法。
另外,日前在與朋友聊天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常常沒能認真的"聆聽",也就是說認為要講很多話才能受到肯定,所以內心急於思考自己所要表達的話,而導致牛頭不對馬嘴亦或同一個問題詢問兩次以上的錯誤。因此專注的聆聽變的更重要了。善於領導的人會慢慢說,而善於聆聽的人也懂得發問,這也是我想要追求進步的一個才能。目前正在閱讀一本關於"提問"的書籍,我認為問題問的好,可以延續彼此的對話,更能讓對話顯得有深度有價值,而不流於形式。這也是節目上優秀的主持人能叱吒於電視媒體的主因,一個好問題造就一個好的訪談,不但讓主客雙方能切中提要的演說,更能昇華節目的水準。
如何說、如何聽、如何問,只要改變一下,離成功就更近一步了。
說、聽、問
Saturday, 18 November 2006

0 意見: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