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的七門課




一個偶然的機會,朋友借我一本書"美國總統的七門課"。看完此書,我有一個感觸,那就是不管一個人是否位高權重,即便是貴為統御國家的領袖,依然還是個人,會有自己的情緒思維,面對難關時也會緊張、恐懼甚而無所適從,但不同的是,責任所繫,有時需要逼使自己堅強的面對,強忍不安惶恐,這就是總統之所以為領袖的原因。然而,權力是會讓人腐化忘卻自己當初的熱忱、承諾及使命的。

尼克森總統為不讓醜聞曝光竟無所不用其極。過去常聽新聞媒體談到
水門案一事,藉由本書的論述,我始了解來龍去脈,也正因如此,對於陳水扁先生的作為,我深表遺憾且氣憤。政治對我來說,太過權謀且現實,選擇不去接觸或許是為了讓生活單純一點的最好方式。然而陳水扁先生今天卻自甘墮落,實在有辱他身為台灣民選總統的身分,政治醜聞炒的沸沸揚揚,讓人就算想不去理會也像是種奢侈。他的手段讓人著實匪夷所思,即使真相被無情揭幕時,擁有總統頭銜如他,也難以得到人民的諒解。

離題了。"
美國總統的七門課"從四位美國總統歸納出領導人該具有的特質,分別是人品的貴重、目標明確、優秀的說服能力、組織運作能力、迅速獲得人民部屬信任、堅強顧問群及願景的傳承。

自許有朝一日亦能成為優秀的領導者,從本書中我學到不少要領。作者歸納的七要點中,"人品貴重"我想是成為領袖的先決條件。帶人首重要帶心,領導人若能言行一致,深獲部屬信任,他所下達的指示,才會有人願意全力以赴,雷根總統便是箇中橋楚,他能用真心與屬下相處,為人耿直,胸襟開闊,讓人願為其赴湯蹈火。大學有云"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領導人在統馭國家前,要先能對自己負責才能再談治理國家。人民對總統的信任並非他身為總統,而是需要自己爭取的,關於這部份,尼克森總統便頗讓人微詞。因為當水門案爆發,他當下的態度實在該有所檢討,總統知法玩法,如何擄獲人民的認同,將人民賦予他的權力濫用,最終落得黯然下台的命運。又如柯林頓總統和李文斯基的婚外情鬧得滿城風雨,卻第一時間公然說謊,罪證確鑿才認罪,如此私德頗議的領袖何能服眾,更庸論陳水扁先生輝煌的"戰績"了。

歷史上
楚漢相爭,項羽起先本佔上風,卻因不擅帶人,而將帝位拱手讓給劉邦;而三國時代,劉備為求良相,三顧茅廬的佳話廣為後世傳揚。領袖的胸襟與視野、運籌帷幄還有風範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治國豈可單靠一人之力,因此堅強的顧問與領袖的智慧能否配合便是成功帶領國家的關鍵,如此才可使政策得以有效執行。福特總統比賽兼裁判的作法,讓自己陷入無底的深淵,事必躬親造成自己事倍功半。這也正是我的缺點,因此在工作上須引以為戒。認清事務的輕重緩急,學會將工作分工予適合的人,處理核心工作,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研究顯示人對於陌生人的第一印象將決定性影響日後對此人的看法。因此樹立良好形象將有利工作的推展,部屬清楚其原則,便不敢逆鱗。權威稍縱即逝,若一上任便犯錯,將有損其威嚴,而福特總統便是這樣的例子。即使能力很好的福特總統,因接任之初許多事務決策的不慎,造成人民對他的觀感不佳,即使後來有所建樹,卻難能力挽狂瀾。

領導者之所以為領導者,是因為在面對逆境挑戰時,無所畏懼的大步向前邁進,他們有個信念支持著,失敗在所難免,但如何看待自處卻大有學問。利用機會充實自己,
蹲下是為了更高的躍起,朋友曾如是說道。

平步青雲只是神話,但即使挫敗,也切勿浸淫在哀傷之中,從那裡跌倒就從那裡爬起,成功是這樣得來的。寫這篇心得的同時,前些時日的種種
失意也慢慢平復,整理思緒,領悟其中之奧義,太陽明天依然會升起,而我也將甦醒,從心裡......。

0 意見:

Post a Comment


時時提醒自己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摘自孟子(告子‧下)